这部小说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并在当时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经历重重波折、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以及遭受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打击后,与渥伦斯基的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被遗弃,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色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卧轨,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爱情与生命,安娜独立承担了这段为道德和世间所不容的婚外情的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无限悲伤。
对死亡的探讨贯穿了《安娜·卡列琳娜》整部作品,安娜、伏伦斯基、列文几人无不徘徊在死亡的周围。主人公与死亡如此的接近,原因在于他们信仰的失落。安娜与列文更因自我独立的个人世界而与属于共同世界的上流社会格格不入。作品通过对生存意义的探讨,揭示了其时托尔斯泰自身信仰的困境。
您的评论需要通过审核后才会显示